新华网南宁4月14日电(甘玲玲)近日,广西玉林市容县松山镇中心幼儿园臣村分园在县教研共享平台“AI梦想职业换装算法”技术赋能下,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“梦想职业秀”,孩子们亲自参与AI一键生成自己的“未来职业分身”,在虚实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中开启探秘之旅。
“以前村幼AI教学像单机游戏,现在全县教师都是我的队友。”臣村分园老师梁玲说,她点开县教研平台,瞬间弹出县城名师“AI梦想职业换装算法”、山区教师开发的“乡村代言人”,甚至还有“轻量化AI工具包”。
容县通过制定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,构建政策保障、资源建设、督导评估三维机制,实施教师素养提升等五大工程,先后投入资金350多万元建设学校编程课后服务体系,已培育出500多名熟练AI教学的“双师型”教师和依托AI教学案例库搭建的12个学科组组成的200多个“数字教研共同体”,他们既能讲山歌非遗,又会玩AI建模,不仅实现城乡教学资源共享,更通过“学用创”闭环遴选研修练兵制,让乡村教师直接参与3D虚拟实验室、AI课堂行为分析系统等前沿项目开发,打破城乡局限,已共同孵化出600余个本土化AI教学案例库。
容县教育局局长杨武表示,容县通过线上线下2万余人次城乡教学骨干培训和闭环遴选研修练兵实训,“AI+教育”成效初显。下阶段将推动更多创新实践,让学生在数智场景中实现“个性”深度学习、成才。(完)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牙举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