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水含绿量变发展含金量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西 > 正文
2025 04/13 09:58:26
来源:广西日报

山水含绿量变发展含金量

字体:

原标题:山水含绿量变发展含金量

  阳朔县兴坪镇大河背村生态民宿一角。

  阳朔县的中国金桔市场内工作人员正在挑选金桔。

  游客在漓江景区20元人民币背景图取景地拍照。

  漓江坡岸生态修复,大叶草、黑麦草等植被越来越茂盛;纯电动竹筏在江中来回穿梭,游客欢笑声在山谷回荡;白鹭等鸟类在岸边悠然觅食,享受大自然馈赠……暮春,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——阳朔正以山水为卷、生态为笔,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图景。

  “绿竹筏”护江水更清

  清晨,漓江如青罗带蜿蜒流淌,江面如镜,倒映着千年山水人文的灵秀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。在漓江兴坪段的朝板山码头,筏工杨家发像往常一样,驾驶着电动竹筏,载着游客缓缓驶向江心。

  “以前用油机的时候,声音很大,江面上还时常漂着油污。如今换了电动竹筏,声音很小,江水更清澈了。”杨家发一边熟练地操控着竹筏一边说。

  昔日,竹筏产生的噪声超过120分贝,如今,竹筏产生的噪声不足60分贝,与之前120分贝相比,显然安静许多。游客交谈不用大声喊话,还能轻松地聆听沿岸的大自然声音,沉浸式体验山水之美。

  在朝板山码头,甘肃游客孟先生赞叹道:“竹筏静得能听见鱼跃声,这才是真正的山水画廊!”

  目前,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的1000张纯电动排筏荡漾在青山绿水间,与之前相比,每年节省约1500万元燃油费用。

  此外,该公司每年提取10%的收入,设立生态补偿基金,惠及沿江4.8万名群众,并安排千余人就业;成立漓江保护志愿服务队,每年开展“为漓江洗脸”“植树护绿”“增殖放流”等活动,实施修复工程,常态化推进志愿服务与理论宣讲,构建“流域保护+全民共治”示范样板,带领沿江村民参与保护漓江,让漓江更清更绿。

  “在生态保护方面,今年景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重点项目工程,获中央资金2亿—3亿元支持。同时,通过花化、彩化、绿化持续优化生态环境,保护漓江水质与沿江生态。”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金峰表示,公司将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,为游客打造更美好旅游环境,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。

  生态红利带富村民

  记者走进兴坪镇渔村村委大河背村,只见宽敞的水泥路干净整洁,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,村里的民宿、农家乐生意红火。

  该村不仅建设了污水排放系统和公共厕所,还聘请专业保洁公司进行日常清洁。同时,该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,种植沙田柚、沃柑、黄皮果等特色水果,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还能品尝当地水果。

  “我们这里环境好,游客都喜欢来住,他们特别喜欢这里的有机蔬菜,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还经常买一些有机蔬菜带回去。”傍晚,大河背村民宿业主兼职筏工的徐恩厚结束竹筏工作后,走进自家民宿,清点当日订单。

  “电动竹筏操作起来更方便,也更安全。如今,漓江环境变好,游客更多了,一年收入有七八万元。”村民莫剑斌说。

  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。游览阳朔山水后,广东深圳游客李婉婷在留言簿写道:“推开窗就是水墨长卷,摘下的沃柑带着山水灵气。”兴坪镇渔村党支部书记唐存学介绍,80%的村民既是筏工、果农,也是民宿业主。多份收入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  2024年,大河背村游客突破60万人次,仅国庆假期,就有10万名游客前来打卡“零碳漓江”。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年前的1.2万元攀升至去年的6.5万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超200万元。

  “今年,村集体将投入100万元升级生态设施。从‘靠江吃江’到‘护江富江’,我们用‘零碳密码’解锁了生态与发展的共赢方程式。”唐存学说。

  生态为笔再绘山水画卷

  阳朔县将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,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。今年,该县以漓江生态保护为切入点,推动生态与旅游、农业深度融合,奋力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。

  在生态保护方面,阳朔县持续实施一系列修复工程,并加强对漓江流域的保护。同时,加强对农村环境的整治,建设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和公共厕所,让农村环境更优美、群众生活更舒适。

  在旅游发展方面,阳朔县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、文化的深度融合,推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、兴坪古镇等一批生态旅游新品和线路。同时,该县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,提升旅游服务质量,让游客在阳朔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。

  在农业发展方面,阳朔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,种植更多特色水果和农产品,并完善金桔、甘蔗、蜂蜜等农产品的品牌建设,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,继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
  群众满不满意,数据说了算。2024年,阳朔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.6%,漓江地表水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标准,地表水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全年接待游客2322万人次,同比增长10%,实现旅游总消费333亿元,同比增长11%。

  “我们以生态为笔绘就的山水名城画卷,正成为践行‘两山’理念的鲜活注脚。未来,这座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生态之城,将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篇。”阳朔县副县长吴勇说。(广西云-广西日报记者 傅清龙 李家健 通讯员 乔小娟 阳朔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钟玲丽 文/图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牙举成】